鉴于2022年以来的惨痛教训,即使这类事情是友好的中国在做的,而不是美国或欧洲,俄罗斯也不太可能参与其中——这就是俄罗斯专家的观点配资网首页,他们支持中国构建全球新的“黄金储备中心”战略。
但却不愿意将俄罗斯的黄金存储在中国
事情是这样子的:俄罗斯金融专家们注意到国际金融格局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那就是:中国正积极推动上海成为与“纽约、伦敦和苏黎世”比肩的全球黄金新的储存与交易中心。
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三个黄金储备中心,分别是在美国、英国和瑞士。主要储存地点位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英国央行和苏黎世的商业银行。在美国储存了超过8000吨的黄金,其中在福特诺克斯超过4500吨。
英国央行的黄金储存量超过5000吨,在瑞士储存了略多于1000吨的黄金。彭博社等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已持续向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类似机构发出邀约,鼓励他们购买黄金并将这些黄金储存在中国设立的托管仓库中。
这一举措被广泛解读为中国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构建“去美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一步,核心机制在于:当更多国家、地区选择将黄金储备存放于中国,并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交易时,人民币作为可靠储备货币的信用基础将得到实质性强化。
从战略层面看,俄罗斯对此表现出显著的支持姿态。这源于两国在推动国际金融秩序多极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升级导致莫斯科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西方冻结后,俄罗斯对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产生了最深切的不信任感。
因此,任何能够挑战美元霸权、提供替代性选择的方案,都符合俄罗斯的战略诉求。中国构建全球新黄金储备中心的努力,正是在打造一个独立于西方控制的金融通道,这在宏观战略上赢得了俄罗斯的共鸣。
俄罗斯乐见其成,因为这为全球(尤其是受到西方金融压力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避险选项,增强了俄罗斯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战略回旋余地。
然而,战略上的支持不会转化为行动上的参与,在关乎国家金融安全命脉的黄金存储问题上,俄罗斯展现出极大的谨慎甚至是排斥。核心逻辑植根于惨痛的历史教训——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的行为,给莫斯科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将核心资产存放于潜在对手所能触及的法律管辖范围之内,无异于将经济命脉交予他人之手。因此,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和国家金融安全的“压舱石”,其物理上的控制权与安全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俄罗斯坚持将绝大部分黄金储备存储在本国境内,是基于主权安全不可妥协的首要原则。这种“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维,在此刻演变为“最关键的鸡蛋,必须放在自己最安全的篮子里”。
那么,中俄之间在黄金领域是否就缺乏合作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合作模式选择了更务实、风险更低的路径——进行黄金贸易而非资产托管。对于俄罗斯而言,将黄金作为大宗商品出口至中国市场,是远比将其作为储备资产寄存于中国更具吸引力的选项。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黄金生产国,年产量超过300吨。在西方制裁下,黄金出口急需寻找新的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之一,自然成为理想伙伴——通过香港等渠道,俄罗斯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为俄方换取了宝贵的外汇收入。
这是一种清晰的买卖关系,资产所有权发生转移,不涉及复杂的托管法律问题和潜在的政治风险。正如俄罗斯专家所言,俄罗斯应通过购买本国生产的黄金,将黄金在储备中的占比从30%提升至40%至50%,实现自给自足,从而无惧任何外部制裁。
这种“支持但不存入”的立场,并非俄罗斯所独有,它反映了全球范围内一种日益增强的谨慎情绪。历史上,德国曾耗时多年才从美国运回部分黄金储备;委内瑞拉存放于英国的黄金则因政治原因被冻结,至今仍在法律诉讼中。
这些案例不断警示各国,海外储存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可能变得不再可靠。甚至连美国黄金储备的真实性也屡遭质疑,从“钨芯镀金”的传闻到前总统特朗普曾提出但最终未能彻底实施的审计计划,都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传统黄金中心的信誉。
因此,中国的黄金托管方案,目标客户群体或许从一开始就清晰地定位于那些既担忧过度依赖西方、又希望为新增黄金储备寻找安全且便捷市场的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
例如,在非洲、东南亚(如越南)、南亚(如巴基斯坦)等与中国有密切经贸往来和信贷合作的国家,可能更倾向于考虑这种安排——多家媒体报道称,至少已有一个东南亚国家愿意将部分黄金存储在中国。
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将部分新增黄金存储在中国,可以作为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化对华经济关系的一种方式,甚至可能作为获得中国贷款或技术的一种非强制性附加安排。
展望未来,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趋势不会改变
据专家预测,出于对美元霸权、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债务问题的担忧,黄金价格可能将继续攀升,甚至挑战每盎司4500至5000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趋势为中国推行其黄金战略提供了客观有利的环境。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对华黄金战略的“两面性”态度,是当前国际金融秩序过渡期的典型缩影。它揭示了各国在拥抱多极化带来的机遇时,对主权安全底线前所未有的坚守。
俄罗斯的策略可以概括为:在战略上为中国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行动鼓掌,在金融安全上坚守“官方黄金必须留在国内”的铁律,在经济合作上则大力推进对华黄金出口以实现互利共赢。
这并非对中国的疏远,而是大国在复杂博弈中基于理性与教训的必然选择。中国的黄金储备中心之路,注定不会依赖单一国家的参与,而是将在全球对安全资产多元化日益迫切的需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
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